聚珍臺灣
9月12日,是歷史學者曹永和的逝世紀念日(1920~2014/9/12)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臺北實施戒嚴,二十七歲的曹永和走入有軍警駐守的臺灣大學,前往圖書館報到,成為一位館員。爾後,這位毫無史學訓練的年輕人,就在圖書館的一個小角落,慢慢耕耘出他的學術天地,並意外成為臺灣早期歷史研究承先啟後的先行者。
曹永和憑藉著辛勤的自學,閱讀臺北帝大圖書館的龐大書籍,並通曉十多種語言。
五年後寫出戰後臺灣人的第一篇長篇臺灣史學論文〈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這份手稿是曹永和學術生涯的起點,雖因故未能及時發表,但六十年後,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人員協助重編、補校,以新的面貌出版為《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
五年後寫出戰後臺灣人的第一篇長篇臺灣史學論文〈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這份手稿是曹永和學術生涯的起點,雖因故未能及時發表,但六十年後,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人員協助重編、補校,以新的面貌出版為《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
他最大的貢獻,是率先提出「臺灣島史觀」-「以時間為座標,以生息於臺灣的人民為主體。從史前時代一直到現代,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時期來到臺灣,他們在臺灣所創造的歷史都是臺灣史。」
因此曹永和的臺灣史,不是漢人的史觀,不屬於「中國五千年史」,也不屬於「臺灣四百年史」,而是包括「史前時代」一直到現代的完整臺灣史,在時間的座標上,至少涵蓋六千年的臺灣史。
因此曹永和的臺灣史,不是漢人的史觀,不屬於「中國五千年史」,也不屬於「臺灣四百年史」,而是包括「史前時代」一直到現代的完整臺灣史,在時間的座標上,至少涵蓋六千年的臺灣史。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 - Wikipedia
幕后故事
|
27年前的这一周,各国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幕後故事 27年前的這一周,各國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正式終結了“二戰”,為兩德統一鋪就了道路。 27年前的這一周,各國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正式終結了“二戰”,為兩德統一鋪就了道路。 Fritz Reiss/Associated Press “二戰”是什麼時候正式結束的?以某種標準來看,結束的時間不是1945年,而是1990年。 《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是在27年前的這一周簽署的。這個名字朗朗上口的協議終結了外國在德國領土的佔領權,為兩德統一鋪就了道路。 它被稱為“2+4”條約,其中囊括了西德、東德以及在戰後管轄它們的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 “二加上四,等於一個在歐洲完整又自由的德國,”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James Baker)在莫斯科簽署完條約後說,這一條約簽署時,柏林牆倒塌已近一年。 該條約僅有幾頁紙,但相關談判進行了七個月。直到最後幾天,一些爭議問題(包括北約的角色)才得到解決。 條約簽署次日,德國和蘇聯簽下了“睦鄰友好”協定。一個月內,《統一條約》終結了德國長達45年的分裂。家庭團聚、旅行限制取消,歡樂的氣氛也蔓延了起來。 一年多以後,蘇聯瓦解了。
“二战”是什么时候正式结束的?以某种标准来看,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是在27年前的这一周签署的。
它被称为“2+4”条约,其中囊括了西德、
“二加上四,等于一个在欧洲完整又自由的德国,”
一年多以后,苏联瓦解了。
|
-----
Lascaux, is the setting of a complex of caves near the village of Montignac, in the department of Dordogne in southwestern France. Over 600 parietal wall paintings decorate the interior walls and ceilings of the cave. Wikipedia
紐約時報
1940年的這一天,四名男孩探索了法國南部山脈的一個洞穴——發現了舊石器時代驚人的歷史。
我們如今將該洞穴稱為拉斯科洞窟(the Lascaux cave),在其中,他們發現了以飽滿的色彩和詳盡的細節描繪的牛、馬、鶴及其他動物的壁畫,極其生動。上面還有一個抽象的人物。科學家們說這些畫可追溯至1.7萬年前。
著名的時報記者弗洛拉·劉易斯(Flora Lewis)曾寫道,“專家的猜測是這些作品是在一個大師領導下,由一個小組完成的,因為其中有著作品、風格和概念的統一感,讓人不禁想起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的壁畫。”
1960年代,出於對濕度和二氧化碳會損壞這些壁畫的擔憂,該址停止對公眾開放。壁畫的守護人也多次與一次次的真菌爆發作鬥爭。今天,你可以探訪建立在洞窟旁邊一個幾近完美的複製品(在這個360視頻裡,自己來洞窟遊覽一番吧)。
“拉斯科展現了藝術、想像力和對魔力的感覺是人類本性的基本元素,”劉易斯寫道,“在一個充滿仇恨、殘忍和科學奇蹟的年代進行沉思,這令人感到安慰。”
#時代TIME雜誌曾這麼形容,這幾個男孩(和聰明的小狗Robot羅伯特),「他們發現的不只是另一個空間,也是另一段時間。」(They have discovered not merely another place, but another tim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