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 2004年: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在格羅茲尼參加紀念二戰勝利的慶祝活動時被地雷炸死。
- 2013年:廣大興28號事件:菲律賓公務船於臺灣與菲律賓重疊專屬經濟區武力攻擊進行海上作業的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造成漁民洪石成死亡,進而造成台灣與菲律賓外交惡化,在台灣也欣起反菲的浪潮。
逝世
Sir James Matthew Barrie, 1st Baronet, OM was a Scottish novelist and playwright, best remembered today as the creator of Peter Pan. He was born and educated in Scotland but moved to London, where he wrote a number of successful novels and plays. Wikipedia
Born: May 9, 1860, Kirriemuir, United Kingdom
Died: June 19, 1937, London, United Kingdom
'All the world is made of faith, and trust, and pixie dust.'
Creator of Peter Pan, J M Barrie, was born #onthisday in 1860.
Image: 'The Cabinet Portrait Gallery', photographs by W & D Downey, with descriptive letterpress. Cassell & Co.: London, 1890-94
出生
廖文毅先生離世的31週年。
廖文毅,1910年生於雲林西螺,父母皆為長老教徒,具備現代知識,相當重視子女教育,因此廖文毅高中時便赴日求學,之後又轉往日本、美國,並於1935年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工博士學位。
228事件後,廖文毅遭陳儀通緝,遂輾轉居住於上海、香港,1949年與謝雪紅等在香港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後,於同年的年底前往日本。隔年成立台灣民主獨立黨,以台灣由美軍接管、公民投票決定台灣前途為訴求。之後又於1956年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並就任大統領一職。
廖文毅以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的身分,在國際間宣揚台灣獨立的主張,獲得諸多迴響,甚至還與各國元首並列,受邀參加馬來西亞獨立慶典。不過,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活動,雖然盛況一時,卻也逐漸產生問題。先是內部的紛爭與歧異增加,後是國民黨的打壓策反,都讓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力量日漸消散衰退。
1965年,廖文毅接受國民黨的策動返台。除了考量母親年事已高外,希望解救因台灣民主獨立黨一案遭捕叛處死刑的姪子廖史豪、部下黃紀南也是原因之一。陳慶立在《廖文毅與理想國》一書中,以「親情、財產、官職、健康、救人」作為廖文毅返台因素的總結。
廖文毅回台後備受監視,也少與外界互動。曾被任命為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南銀行常務監事,也曾參與台中港的建設。不過,其職務多半無實權,個人事業也受到許多牽制,晚年身體狀況又不甚理想,最終於1986年5月9日病逝於台中沙鹿光田醫院,享壽76歲。
廖文毅可說是台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當時有凝聚台灣人的意識、信念的作用。時值今日,其提出的主張,如開羅宣言不具國際法效力、台灣地位未定、以公民投票決定台灣前途等,仍然是台獨運動重要的訴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Liao, Joshua. 1950. Formosa Speaks. Hong Kong: 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
- Liao, Joshua W. K. 1947. 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04, no. 7: 191-93.
- Liao, Thomas W. I. 1958a. Formosa and China.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5 May, pp. 618-19.
- Liao, Thomas W. I. 1958b. Formosa and China.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2 May, p. 652.
- Liao, Wen-yi. 1935. The Production of Paper Pulps by the Electrolysis of Sodium-Chloride Solution. Ph.D. dis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廖文毅,1936,《日本之糖業》。南京:大承出版社。
- 廖文毅,1939,《軍需工業論》。長沙:商務印書館。
- 廖文毅,1956,《台灣民本主義》。東京:台灣民報社。
- 廖文毅,1998,〈廖文毅致艾參豪總統函(1955年9月15日)〉,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零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一):中外檔案》,頁262-65。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吳叡人,1999,〈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47-100。
- 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1993,〈黃紀男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4:75-90。
-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見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1),頁279-304。台北:自立晚報。
-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2000a,《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冊)》。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2000b,《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下冊)》。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廖文毅 Thomas Wen-I Liao[1] | |
---|---|
出生 | 1910年3月22日 日治臺灣斗六廳西螺支廳西螺區 |
逝世 | 1986年5月9日(76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台中市沙鹿區光田醫院 |
教育程度 | 俄亥俄州立大學 |
職業 |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 |
廖文毅(閩南語:Liāu Bûn-gī;1910年3月22日-1986年5月9日),本名廖溫義,為台灣民族主義者以發表台灣民本主義聞名[2][3],政治上在二二八事件前主張聯省自治,在事件後開始主張台灣獨立,因此被稱為台灣獨立運動先驅,曾任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1965年因親友遭中華民國政府威脅,而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返台。
留言
張貼留言